1、五月榴花妖艳烘。绿杨带雨垂垂重。
2、画船纵横湖水滨,彩丝角黍斗时新。
3、唐代殷尧藩:端午节非常热闹,很有节日气氛,,看着年轻人挂艾草、悬蒲剑、饮蒲酒,划龙舟……但自己年事已高,不能参与,感到很泄气。
4、粽包分两髻,艾束著危冠。——陆游《乙卯重五诗》
5、彩线轻缠红玉臂,小符斜挂绿云鬟。
6、雨。小池面,啼红怨暮。当时明月重生处,楼上宫眉在否?——吴文英《杏花天》
7、当年此会鱼三尺,不似今朝豆味香。
8、高咏楚辞酬午日,天涯节序匆匆。榴花不似舞裙红。无人知此意。歌罢满帘风。万事一身伤老矣,戎葵凝笑墙东。酒杯深浅去年同。试浇桥下水。今夕到湘中。——陈与义《临江仙》
9、人命草头露,荣华风过尔。唯有烈士心,不随水俱逝。至今荆楚人,江上年年祭。不知生者荣,但是死者贵。——文天祥《端午》
10、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红玉色手臂上,小小的符篆(或赤灵符)斜挂在耳下的黑色发髻上。与朝云同过端午节,天长地久,白头偕老。
11、(端午节的诗句古诗二)
12、彩缕同心丽,轻裾映体鲜。
13、儿童见说深惊讶,却问何方是故乡。
14、客舍宛如村。好事无人载一樽。唯有莺声知此恨,殷勤。恰似当时枕上闻。
15、旅居的客舍就好像乡野山村一样,有了喜悦的事情也没有人共饮一杯。这种没有知音好友分享陪伴的遗憾,只有黄莺的啼鸣了解,所以才殷勤的鸣叫安慰着我,就好像往日美好时光中在梦中、枕上听到的一样。
16、竞渡歌(唐•张建封)
17、端午临中夏,时清日复长。
18、薰风殿阁樱桃节,碧纱窗下沈檀爇。小扇引微凉,悠悠夏日长。
19、沅江五月平堤流,邑人相将浮彩舟。灵均何年歌已矣,哀谣振楫从此起。
20、不效艾符趋习俗,但祈蒲酒话升平。
21、看龙舟,看龙舟,两堤未斗水悠悠。
1、晚辅:周一至周五放学期间及周末全天
2、《相和歌辞.江南曲》唐/张籍江南人家多橘树,吴姬舟上织白纻。土地卑湿饶虫蛇,连木为牌入江住。江村亥日常为市,落帆渡桥来浦里。青莎覆城竹为屋,无井家家饮潮水。长江午日沽春酒,高高酒旗悬江口。倡楼两岸悬水栅,夜唱竹枝留北客。江南风土欢乐多,悠悠处处尽经过。
3、有描写端午当日情景的古诗,有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《浣溪沙·端午》,还有李隆基的《端午》、欧阳修的《渔家傲》等,第二种是“以节寄情”的古诗,
4、鼙鼓动时雷隐隐,兽头凌处雪微微。
5、唯有莺声知此恨,殷勤。恰似当时枕上闻。
6、乘兴挈朋侪,游赏遍、南峰佳致。崇仙岸左,争看竞龙舟,人汹汹,鼓冬冬,不觉金乌坠。——杨无咎《蓦山溪》
7、少年佳节倍多情,老去谁知感慨生;不效艾符趋习俗,但祈蒲酒话升平。
8、鼓声渐急标将近,两龙望标目如瞬;
9、元代舒頔:没有到处采撷艾蒿、蒲草,没有用五色丝带缠绕着手臂唱歌跳舞,而是追悼屈原,读《离骚》,感到悲伤。
10、相邀情重携蓑笠,敢为泥深恋草堂;
11、问明年此夜,一眉新月,照人何处?
12、端午日赐衣唐杜甫宫衣亦有名,端午被恩荣。细葛含风软,香罗叠雪轻。自天题处湿,当暑著来清。意内称长短,终身荷圣情。七律.端午老舍端午偏逢风雨狂,村童仍着旧衣裳;相邀情重携蓑笠,敢为泥深恋草堂;有客同心当骨肉,无钱买酒卖文章;当年此会鱼三尺,不似今朝豆味香。浣溪沙宋苏轼轻汗微微透碧纨。明朝端午浴芳兰。流香涨腻满晴川。彩线轻缠红玉臂,小符斜挂绿云鬟。佳人相见一千年。渔家傲宋欧阳修五月榴花妖艳烘。绿杨带雨垂垂重。五色新丝缠角粽。金盘送。生绡画扇盘双凤。
13、使君出时皆有准,马前已被红旗引;
14、画鼓喧雷,红旗闪电,夺罢锦标方彻。
15、细葛含风软,香罗叠雪轻。
16、细葛含风软,香罗叠雪轻。
17、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乙卯重五诗(宋)陆游
18、樱桃桑椹与菖蒲,更买雄黄酒一壶。
19、《浣溪沙》宋/苏轼轻汗微微透碧纨。明朝端午浴芳兰。流香涨腻满晴川。彩线轻缠红玉臂,小符斜挂绿云鬟。佳人相见一千年。
20、浣江五月平堤流,邑人相将浮彩舟。灵均何年歌已矣,哀谣振楫从此起。扬枹击节雷阗阗,乱流齐进声轰然。蛟龙得雨鬐鬣动,螮蝀饮河形影联。刺史临流搴翠帏,揭竿命爵分雌雄。先鸣余勇争鼓舞,未至衔枚颜色沮。——刘禹锡《竞渡曲》
21、谁念词客风流,菖蒲桃柳,忆闺门铺设。嚼徵含商陶雅兴,争似年时娱悦。青杏园林,一樽煮酒,当为浇凄切。南薰应解,把君愁袂吹裂。
1、幽欢一梦成炊黍,知绿暗,汀菰几度。竹西歌断芳尘去,宽尽经年臂缕。梅黄后,林梢更雨。小池面,啼红怨暮。当时明月重生处,楼上宫眉在否?——吴文英《杏花天》
2、轻汗微微透碧纨。明朝端午浴芳兰。
3、有客同心当骨肉,无钱买酒卖文章;
4、门前艾蒲青翠,天淡纸鸢舞。粽叶香飘十里,对酒携樽俎。龙舟争渡,助威呐喊,凭吊祭江诵君赋。——苏轼《六幺令》
5、屈子冤魂终古在,楚乡遗俗至今留。——边贡《午日观竞渡》
6、描写端午节的诗词欣赏
7、过故人庄(孟浩然)故人具鸡黍,邀我至田家。绿树村边合,青山郭外斜。开轩面场圃,把酒话桑麻。待到重阳日,还来就菊花。
8、坡上人呼霹雳惊,竿头彩挂虹蜺晕。
9、《节令门•端阳》(清•李静山)
10、端午节,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,为每年的五月初也叫端阳节,龙节,龙舟节,关于端午节的诗词夜确实很多,可见古人对于端午的重视和对节日的热爱。
11、《端午即事》(南宋·文天祥)
12、译文:在端午节这天,围在岸上的人们,惊怕地观看着群龙在水上嬉戏,不知道原来这是装饰成龙形的小船,船上彩旗猎猎作响震纪空中翻飞,敲响的锣鼓喧闹,清清的水流。从古到今屈原的冤魂不散,楚国的风俗至今仍存。闲暇的日子正适合在江亭喝酒聚会,诵读《离骚》,哪觉得其中的忧愁。
13、万事一身伤老矣,戎葵凝笑墙东。酒杯深浅去年同。试浇桥下水,今夕到湘中。译文我放声吟诵楚辞,来度过端午。此时我漂泊在天涯远地,是一个匆匆过客。异乡的石榴花再红,也比不上京师里的舞者裙衫飘飞,那般艳丽。没有人能理解我此时的心意,慷慨悲歌后,只有一身风动凉过。万事在如今,只是空有一身老病在。墙东的蜀葵,仿佛也在嘲笑我的凄凉。杯中之酒,看起来与往年相似,我将它浇到桥下的江水,让江水会带着流到湘江去。端午即事(宋)文天祥
14、使君未出郡斋外,江上早闻齐和声。
15、灵均死波后,是节常浴兰。
16、不效艾符趋习俗,但祈蒲酒话升平。鬓丝日日添白头,榴锦年年照眼明。——唐·殷尧潘《端午日》
17、梅夏暗丝雨,春秋扇浪风。
18、吴天五月水悠悠,极目烟云静不收。拾翠有人卢女艳,弄潮几部阿童游。珠帘枕簟芙蓉浦,画桨琴筝笮艋舟。拟向龙楼窥殿脚,可怜江北海西头。——陈子龙《五日》
19、鬓丝日日添白头,榴锦年年照眼明;
20、风雨端阳生晦冥,汨罗无处吊英灵。海榴花发应相笑,无酒渊明亦独醒。译文端午突遇风雨天气昏沉阴暗,汨罗江上无人凭吊逝去的屈原。盛开如火的石榴花好像也在笑话我,陶渊明即使不喝酒,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。浣溪沙·端午苏轼〔宋代〕
21、端午(唐•李隆基)
1、少年佳节倍多情,老去谁知感慨生;
2、共骇群龙水上游,不知原是木兰舟。云旗猎猎翻青汉,雷鼓嘈嘈殷碧流。屈子冤魂终古在,楚乡遗俗至今留。江亭暇日堪高会,醉讽离骚不解愁。译文在端午节这天,围在岸上的人们,惊怕地观看着群龙在水上嬉戏,不知道原来这是装饰成龙形的小船,船上彩旗猎猎作响震纪空中翻飞,敲响的锣鼓喧闹,清清的水流。从古到今屈原的冤魂不散,楚国的风俗至今仍存。闲暇的日子正适合在江亭喝酒聚会,诵读《离骚》,哪觉得其中的忧愁。摸鱼儿·午日雨眺纳兰性德〔清代〕
3、四时花竞巧,九子粽争新。——唐·李隆基《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》